真武大帝在道教中是五方五老之一,地位尊崇,贵为玉京尊神。与如来佛祖、南极南海观音、东方崇恩圣帝、中央黄极黄角大仙齐名。五方五老是道教中的重要神祇,分别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,真武大帝作为北方的代表,象征着北方的守护与力量,是道教中掌管北方的神灵,象征着武力和正义。真武大帝被视为北天门的守护神,管理三界的妖魔,防止妖魔入侵人间,维护天地秩序与平衡。真武大帝隶属于北极四圣,与北极紫薇大帝直接管辖。北极四圣是道教中的重要神祇,真武大帝的地位仅次于北极紫薇大帝。

真武大帝的名字是一多,他还有一多,即出身说法多。关于真武大帝的身世,有以下几种:

一种说法是,真武大帝原为净乐国太子,名玄元,自幼聪颖过人,天文地理无所不通,身材魁梧,相貌出众,并学得一身好武艺,真武大帝不愿继承王位,决心修道成仙,救护天下苍生。在玉清圣祖子虚元君的点化下,他离开皇宫,乘舟渡海来到武当山修道。真武大帝在武当山修炼了四十二年,经历了诸多磨难,最终在九月初九这一天修成正果,飞升成仙。

一种说法是认为他是龟蛇复合为一人后形成真武神;还有人认为他是禹的父亲鲧;更有人认为他是黑帝玄武;第五种说法认为他是形如龟蛇的北方七宿;第六种说法认为他是元始天尊的化身;第七种说法认为他是玉皇大帝的分身。此外还有一些说法,不一一列出了。

从上述说法中,我们不难看出,龟蛇二字多次出现。这是因为真武大帝的信仰源于古代的星辰崇拜和动物崇拜。中国古代将天体分为二十八宿,共四组,分别以四灵来命名,即东方青龙、南方朱雀、西方白虎、北方玄武。    

北方玄武被认为是真武大帝的出处,玄武都是什么呢? 《楚辞》解释说:“玄武谓龟蛇,位在北方,故曰玄,身有鳞甲,故曰武。”南宋思想家朱熹在《朱子语类》中说得更直接:“玄,龟也;武,蛇也。” 就是说,玄武就是龟蛇合体,龟蛇缠绕的意思。

玄武怎么改称真武的呢? 玄武在进入道教的初期,其在神系中的地位并不重要。他只是一个护卫神。后来逐渐将其人格化,成为道教的大神。宋真宗(997-1022年在位)时期,将赵姓始祖命名为赵玄朗,并尊为宋圣祖。为避赵玄朗的名讳,玄武就改名为真武了。

真武大帝的崛起是在明朝。明初,燕王朱棣发动“靖难之变”,夺取王位,是为明成祖。政变过程中,真武大帝屡次显灵,帮助朱棣。因此,朱棣称帝后,特加封真武为 “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”,在武当山天柱峰顶修建“金殿”, 供奉真武大帝神像。真武大帝的诞辰日是农历 三月初三日,飞升日是农历九月九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