斗姆的信仰源于上古时期对北斗七星的崇拜。据《史记·天官》记载,北斗七星实际上有九星,包括玉皇、紫薇、贪狼、巨门、禄存、文曲、廉贞、武曲、破军。斗姆元君被视为北斗九星的母亲,掌管人间的富贵、寿命、季节更替和人间福祸、农业丰歉等事务,象征宇宙的创造与维系,逐渐将其人格化为母性神祇。

道教经典《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》记载,斗姆元君是元始天尊的先天阴气所化。又 据《北斗本生经》载,斗姆前世为龙汉年间周御国王妃“紫光夫人”,发愿生下圣子辅佐乾坤。于莲池沐浴时感九朵莲花化生九子:长子天皇大帝(勾陈)、次子紫微大帝,其余七子为北斗七星。九子分掌天地经纬与四季轮回,即北斗九星,所以斗姆元君也被称为众星之母。斗姆元君的形象和职能在道教中逐渐完善,成为道教“斗科”信仰的核心,成为掌管星斗群的重要神祇。

斗姆元君的形象又与佛教密宗的摩利支天菩萨有密切联系。摩利支天菩萨在古印度已有形象,后来随佛教传入中国,与道教的星斗文化结合,形成了斗姆元君的形象。斗姆元君被称为“中天梵气斗姆元君”,其形象为三头八臂,手持日、月、弓矢、金枪、金铃、箭牌、宝剑等法器。

道教宫观常建斗姆室、斗姆阁,供奉的斗姆都是三目、四首、八臂。这个形象与佛教中二十诸天之摩利支天很相近。那也是位三目八臂的神仙。这也是佛道文化融合之例证。其圣诞是农历九月初九日,部分地区为九月初一至初九“九皇会”。信众要去斗姆宫、斗姥阁、元辰殿祭拜,祈求福寿增延。

道观举行“礼斗法会”,诵《斗姆宝诰》《北斗经》,信徒斋戒祈福,点七星灯,佩戴“斗姆符”以避邪。因北斗主文运,学子考试前亦会参拜斗姆,求智慧通达。     

斗姆形象多见于道教壁画与雕塑,其法器中日月象征阴阳调和,弓箭寓意破除灾障。民间工艺品如“斗姆车”(风车)亦被用于转运。  

斗姆位列“四御”之一(一说为“雷部尊神”),是宇宙秩序的维护者,与西王母、后土娘娘并列为至高女神。

在藏传佛教中,斗姆与摩利支天信仰交融;日本神道亦有其变体“妙见菩萨”,体现东亚宗教文化的互渗。

当代道教宫观如北京白云观、成都青羊宫等仍保留斗姆殿,其信仰在港台及东南亚持续兴盛,成为华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。